青春洋溢的现在,即使做错了事,也要笑着解读!
    粉丝:14 关注:18 文章:1

    芒种之刺绣

    2797 1 0 2013-05-17 00:00:00

    蔚蓝天空下是小露锋芒的麦浪,田野里忙种着仲夏的希望。收获有芒麦子的同时,播种下有芒的稻谷。即便是最为繁忙的季节,归家亦不忘针锋相对的开始劳作,穿针引线于布面间绽放出锦绣。

    天寿国曼陀罗绣帐

    追寻日本刺绣的源流来自公元500年,自印度经由丝绸之路从中国传来的“佛绣”,佛绣是用以表现佛像的刺绣形式,特别是推古天皇时代,尚佛以至于寺院遍布广立佛像,因而佛绣也得以普及。现存最古的佛绣是原存于奈良中宫寺的“天寿国曼陀罗绣帐”,织制品相对陶瓷、金属较难保存,作为飞鸟时代的贵重织品残片,现存于奈良国立博物馆,1982年时制作仿制品悬挂于中宫寺中展示。刺绣在平安时代尚为贵族的奢豪品,用于雅乐衣装,到了桃山时代多出现在戏剧的能乐服装上,直至江户时代才普及到町内身份制度的末端职人、商人阶级。


    物上施以金银线的传统工艺,绘画般的纹样表现,无不飘散着京都特有平安遗风下华丽贵雅的馨香;加贺绣源自室町时代佛教向加贺一带布教时,僧侣身着的袈裟以及佛绣品,京都的庄严装饰也随之传来。出于加贺藩主对工艺文化的嘉奖和保护,加贺金箔、加贺友禅后加贺绣也得以重视,到江户时代已经是将军、藩主手持小物、和服等处常见的装饰了。加贺绣除金银线外,多样多色的丝线手工绣制纹样,华丽中不失温和而成为最大特色;江户绣在江户时期经济繁盛的推动下,延续奢华的作风,幕府虽三令五申的强化管理禁止奢靡,却没能阻止人们对于简素的厌倦,同多彩的染色技术一道,绚烂多姿的绣品逐次诞生,江户绣也因此倍加推广,讲究纹样构图与空间的协调成为最大的特征。

    刺绣是绣针与彩线交织的艺术,绣针以前多为手工打制的高级品,所谓铁杵磨成针的工夫不无可能,穿线处平滑,针尖则锐利有度,依照粗细程度还可分成“大衣奖,大太,中太,间中,间细,天细,切付,大细,极细,毛针”等(日文中“太”意为粗)。使用的彩线通常为丝质“釜线”,此乃使用釜染色的绢线, 4~12根极细的绢丝成束,未经捻搓而成,散发出丝质原本的光泽。此外还有从蚕茧直接缫丝,约9根为一束做“生线”亦称“原线”;再将生线精简去除杂质后叫做“绢线”。绣品最怕磨损,为解决这一问题,也将丝线捻搓后增加强度来使用,揉捻的强弱可决定纤维的光反射,绣品也会因此而产生极其微妙的变化,还有将不同色彩的丝线捻搓成股,用以表现幻化的多彩工艺。此外绣台也是常用的道具,将织料绷在木制台架上,左右夹制固定,上下边幅用线缝制固定。当然,剪断丝线的“绣铗”,纺线用的木制“纺机”,绕线的“竹管”,插竹管的木“蜻蜓”,缠绕粗线的“驹木”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刺绣装备。


    刺绣针法,从左至右,从上到下依次为:绣切 ,地引绣,中阴绣,织调绣, 驹诘 ,疋田绣,平地引绣,佐贺锦调绣,松针绣,盛松绣,割绣,锁绣,刺绣,变格绣,折返绣,冰裂绣,菅绣,变Cyara绣,鹿子绣,相良绣,Cyara绣,笼纹绣,组纽绣,乱绒,麻割绣,重绣,芥子绣,松刺